世袭国花瓷新包装(世袭国公)

1.世袭国公朱勇的成国公爵位自其父朱能受封起,共历九世十二代,传至明亡而绝。第一代:朱能,建文四年(1402年)封成国公,允许世袭。永乐四年(1406年)去世,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第二代:朱勇,朱能之子,永乐六年(1408年)袭爵。正统十四年(1449年)战死。景泰八年(1457年)追封平阴王

1. 世袭国公

朱勇的成国公爵位自其父朱能受封起,共历九世十二代,传至明亡而绝。

第一代:朱能,建文四年(1402年)封成国公,允许世袭。永乐四年(1406年)去世,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第二代:朱勇,朱能之子,永乐六年(1408年)袭爵。正统十四年(1449年)战死。景泰八年(1457年)追封平阴王,谥号“武愍”。

第三代:朱仪,朱勇之子,景泰三年(1452年)袭爵。弘治九年(1496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庄简”。

第四代:朱辅,朱仪之子,弘治九年(1496年)袭爵。嘉靖二年(1523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恭僖”。

第五代:朱麟,朱辅之子,嘉靖四年(1525年)袭爵,同年去世。

第六代:朱凤,朱麟之弟,嘉靖八年(1529年)袭爵。嘉靖十五年(1536年)去世,追赠太保,谥号“荣康”。

第七代:朱希忠,朱凤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袭爵。万历元年(1573年)去世,追封定襄王,谥号“恭靖”。万历十一年(1583年)追夺王爵。

第八代:朱时泰,朱希忠之子,万历二年(1574年)袭爵,同年去世。

第九代:朱应桢,朱时泰之子,万历八年(1580年)袭爵。万历十四年(1586年)自杀。

第十代:朱鼎臣,朱应桢之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袭爵。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去世。

第十一代:朱应槐,朱鼎臣之叔,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袭爵。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去世。

第十二代:朱纯臣,朱应槐之子,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袭爵。崇祯十七年(1644年)遇害

2. 世袭公爵什么意思

1.头衔不同:各种荣誉头衔包括:世袭贵族,终身贵族,男爵勋爵,骑士勋爵。获骑士勋爵册封后,名字前可以加上Sir(爵士)的头衔,女性的头衔则是Dame(女爵士)。

2、等级不同:英国的封号授予分成七级,分为贵族与平民两大部分。而除了英国王室以外,贵族分为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五种,还有两种封号:准男爵与骑士属于平民,而非贵族。

3、规定不同:一般贵族的勋爵可以世袭,至于是长子或是其他亲属继承,再由英王授予的封授状或敕令上会有记载。属于平民的准男爵勋爵可以世袭;骑士勋爵则不能世袭。

英国分为五个级别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五个级别,现在已经不授予王室以外的成员。

英国爵位依照等级从小到大分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

男爵之下还有从男爵,是世袭爵位中最低级者。其中公爵一般只有皇室的至亲才可获公爵勋衔。公爵在世时,其长子尊为侯爵。其中现在比较出名的就是威斯敏斯特公爵。

除此之外所有终身贵族都拥有男爵的爵位但终爵位不能继承。但是终生贵族只能个人享受,而不能有子女世袭,而且还可以象征性的得到封邑。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王室家族等。

3. 世袭国王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国王通过世袭产生。自开国以来,新国王的产生,很少一帆风顺。1953年,开国国王去世后,其长子和四子之间的王位之争长达十数年。为了规范王位继承顺序,2006年,时任国王宣布成立一个由王室家族成员组成的“效忠委员会”。根据新的继承制度,国王将从开国国王的子孙中产生。现任王储即位后,新王储的最终决定权在效忠委员会,通过内部不公开投票的方式选出。

  实际上,从沙特阿拉伯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到现任国王萨勒曼,王位继承保持一个明显的特点:开国国王之后的历任国王都是开国国王的儿子。如,现任国王萨勒曼,是其前任国王阿卜杜拉的弟弟;阿卜杜拉是其前任国王法赫德的异母兄;法赫德是其前任国王哈立德的异母弟;哈立德是其前任国王,即1975年被刺身亡的费萨尔的异母弟;费萨尔则是1964年被废黜的沙特(开国国王长子,名沙特)国王的异母弟。

4. 世袭辅国公

清朝对宗室爵位进行了详细划分,一共十二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其中,只有亲王和郡王,有资格被称为“王爷”。亲王和郡王,一字之差,虽然都是王爷,但他们的待遇和地位相差很多。

5. 世袭制最后的国君是谁

公元前21世纪,启建夏王朝,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家天下”社会。

  既然是“家天下”,权力自然就能旁落外家、外姓。夏商两代,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没有定制。家族之中的男人们,不少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君位争夺就不可避免,血腥的争斗频繁上演,必然给王朝带来危害,有名的商代“九世之乱”,根源就是兄弟、叔侄之间激烈的王位争夺。

  从西部黄土高原起家的周人,善于总结历代政治得失,攻灭商王朝后,经过周人的认真分析,认为商王朝的那套王位继承制度,非改不可。以周公旦为代表的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重要组成部分,应运而生。

  西周王朝的王位传承,基本上代代平稳,没有出现大的争斗,“嫡长子继承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西周王朝立国二百余年,从周王室到地方诸侯,基本上都坚定地贯彻着“嫡长子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各方对王位继承问题,都不存在疑虑,社会会稳定。但进入春秋时代,形势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破坏,各诸侯国不断出现庶子“翻身把歌唱”的事件。小宗实力增强,有夺嫡之心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间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大量荒地都被开垦出来。在小宗的封邑中,田亩日益增多,经济不断发展。各小宗也和大宗诸侯王相同,在自己的封邑内,设置有行政、经济、军事机构,制定独立的发展措施,促使实力慢慢膨胀。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宗诸侯王与小宗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弱,随之而来的,感情也越来越淡,实力较强的小宗旁系,不再满足困守一方地盘,必欲取而代之。

  晋国“曲沃代翼”事件:晋昭侯元年,原晋文侯的兄弟桓叔,被封在曲沃,他励精图治,苦心经营曲沃封邑,私自扩充军队,逐步具备了与处在翼城的大宗的竞争实力,双方进行了长达六十七年的国君争夺战争。

  经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的努力,曲沃武公最终以旁系身份,成功晋级国君。

  无视礼制,国君凭喜好立庶

  春秋时期,各国贵族就开始“僭越礼制”,周王室制定的礼乐制度,渐渐不被各国上层统治者遵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背弃了“嫡长子继承制”,凭借着国君个人的喜好,来随意废立太子。

6. 世袭国王是什么意思

产生时间: 我国的历史中,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和时间:禹到了晚年,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比他先去世了,所以他很无奈,于是推举了伯益。

禹死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他表示谦让,由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比不过启,于是启即位,后来他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的实质: 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影响: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以及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

极端的极权与专制不可避免地发生争权夺利。 王位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

7. 世袭公侯

公侯伯子男指的是古代帝王封给有功大臣的爵位,是非常高的荣誉。公侯伯子男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公爵地位最高,依次往下,男爵地位最低。获得了爵位之后就相当于成为了贵族,脱离了普通百姓的身份,而且还能世袭罔替,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都是贵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a799.com/7880.html